蜡笔小忻
蜡笔小忻
发布于 2025-11-21 / 2 阅读
0
0

2025年11月21日 A股复盘

一、市场整体表现

  • 核心指数:

    指数名称开盘点数最高点数最低点数收盘点数涨跌幅成交额
    上证指数3896.663902.453828.713834.89-2.45%8249亿元
    深证成指12752.7212781.3612493.5812538.07-3.41%11407亿元
    创业板指2979.372985.622908.432920.08-4.02%5301亿元
    科创501321.561324.891281.371285.83-3.19%182亿元
  • 成交量分析: 今日两市总成交额达19656亿元,较上一交易日17081亿元放量15.07%。量价配合呈现典型的"放量破位"特征,显示市场在3900点关键支撑位出现多杀多行情,短期技术形态已进入超卖区间。

二、板块热点与驱动逻辑

  • 领涨板块:

    1. 船舶制造板块 (+2.98%)

    2. 文化传媒板块 (+0.52%)

  • 领跌板块:

    1. 能源金属板块 (-10.27%)

    2. 电池板块 (-7.28%)

    3. 化肥行业 (-6.09%)

    4. 半导体及元件板块 (-5.12%)

    5. 小金属板块 (-5.03%)

  • 热点分析: 船舶制造板块逆势上涨2.98%,成为两市唯一飘红的行业板块,地缘政治风险升级推动国防装备主题获避险资金青睐,板块内中船系标的呈现量价齐升态势。文化传媒板块虽整体涨幅收窄至0.52%,但贵广网络、视觉中国等核心标的午后封板,显示资金在市场调整期对低估值防御性题材的布局偏好。国防军工板块日内冲高回落,资金承接力度不足表明市场风险偏好仍处低位。

三、资金流向追踪

  • 北向资金: 今日北向资金单边净流出128.64亿元,创年内次高,当日成交1835.01亿元,其中中信证券、东方财富分列沪股通、深股通成交额首位。从资金流向结构观察,外资对消费电子、新能源赛道核心资产进行集中减持,反映出对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的重新定价。

  • 主力资金: 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645.10亿元,重点流出半导体、电子元件、通信设备等科技板块,净流出金额分别达112.76亿元、85.75亿元、78.11亿元。仅文化传媒、船舶制造板块获得少量资金净流入,金额分别为6.57亿元、1.92亿元。个股方面,工业富联、新易盛、中际旭创等科技股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10亿元,而三花智控、宁德时代等少数个股获主力逆势加仓。

四、宏观要闻与市场情绪

  1. 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冲击全球市场:近期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强劲,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预期概率从85.5%降至68.4%,美元指数走强至105.2区间,美债利率同步上行。这一变化导致全球风险资产承压,A股科技板块作为外资重仓领域首当其冲。

  2. 技术性回调压力集中释放:上证指数在前期突破4000点后,短期获利盘丰厚,技术面存在回调需求。今日大盘低开低走,直接跌破3900点整数关口,恐慌情绪蔓延导致抛压加剧。

  3. LPR连续六个月保持不变: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,11月LPR为1年期3.0%、5年期以上3.5%,连续六个月维持不变。市场对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期待落空,流动性预期边际收紧。

五、盘中走势分析

今日市场呈现"低开低走+尾盘恐慌性杀跌"的典型弱势格局。早盘三大指数跳空低开,沪指直接失守3900点整数关口,早盘下探至3850点附近后出现技术性反抽,但未能回补跳空缺口。午后多头发力无果,指数在14:30后出现放量跳水,创业板指最大跌幅一度扩大至4.87%。从盘口特征观察,权重股持续走弱引发市场连锁反应,跌停板家数快速扩容至127家,市场赚钱效应降至冰点。此轮调整本质是美联储政策预期修正引发的全球风险资产重定价,叠加A股自身技术面调整需求的共振效应。

六、后市展望

  • 综合判断: 基于今日的放量大跌和消息面分析,短期市场可能继续呈现调整态势。上证指数3800点附近虽有一定技术支撑,但在恐慌情绪未得到有效释放前,难以形成有力反弹。创业板指更是跌破3000点重要心理关口,形态上呈现破位下行趋势。

  • 关键观察指标:

    1. 成交量: 能否在3800点附近缩量企稳,若持续放量下跌,则调整空间可能进一步扩大。

    2. 北向资金: 作为市场重要风向标,北向资金后续流向将直接影响市场情绪。

    3. 关键点位: 上证指数3800点是短期重要支撑,若有效跌破,可能考验前期3700点平台支撑。

    4. 板块轮动: 关注国防军工、文化传媒等防御性板块能否持续走强,以及超跌科技股是否出现修复性反弹机会。

总结

总体而言,当前市场处于内外因素交织的调整阶段,投资者应保持谨慎,控制仓位,静待市场恐慌情绪释放完毕和新的企稳信号出现。
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