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指数表现概览
2025年11月7日,A股四大指数呈现分化调整态势。上证指数低开于3994.32点,全天维持3993-4012点窄幅震荡,振幅0.46%,尾盘收于3997.56点,下跌0.25%,形成缩量十字星形态。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同步调整,分别收报13404.06点(跌0.36%)和3208.21点(跌0.51%),而科创50指数表现最弱,收报1415.69点,跌幅达1.47%,反映科技成长板块显著承压。
量能与市场结构特征
两市成交额合计19991亿元,较前一交易日缩量562亿元,其中上证指数成交额8755亿元,缩量548亿元。从分时走势看,早盘低开后尝试上攻4012点遇阻回落,全天呈现"权重股压盘、题材股被动跟随"的格局,黄线在上、白线在下的运行特征表明小盘股相对抗跌。个股层面跌多涨少,2101家上涨、3162家下跌,涨停63家、跌停8家,平均股价下跌0.15元。
技术面与资金动向
上证指数5日与10日均线在3990点区域形成粘合支撑,成功托住指数未破关键位。5分钟周期显示开盘30分钟以震荡整理为主,尾盘30分钟资金净流出;15分钟周期指数收于上行的60日均线3982点之上,但与MACD指标形成背离走势。值得注意的是,科创AI板块领跌市场,叠加科创50指数1.47%的跌幅,显示科技成长赛道资金避险情绪升温。
关键数据速览
- 指数分化:科创50指(-1.47%)> 创业板指(-0.51%)> 深证成指(-0.36%)> 上证指数(-0.25%)
- 量能特征:两市成交额1.99万亿元,较前日缩量562亿元,上证缩量幅度达548亿元
- 技术形态:上证指数收出缩量十字星,5/10日均线粘合支撑有效
据中国经济网2025年11月7日15:15报道,当前市场呈现"缩量调整、结构分化"特征,权重股与科技成长股的分化走势反映资金风险偏好趋于谨慎,短期指数或维持3990-4020点区间震荡12。
板块热点分析
板块涨跌幅排行与核心标的表现
11月7日A股市场板块呈现显著分化,能源金属与化工产业链领涨市场,AI及科技成长板块普遍调整。从行业板块看,能源金属板块以4.04%的涨幅位居榜首,板块内12家上涨、仅1家下跌,天华新能以15.32%的涨幅领涨;化学原料板块涨幅2.75%,76家上涨、5家下跌,氯碱化工涨停收盘,涨幅10.04%。概念板块中,白酒概念(6.69%)、互联网保险(6.55%)、社区团购(6.44%)占据涨幅前三,其中佳云科技20%涨停,誉衡药业、天茂集团等多股同步涨停。
下跌方面,人形机器人(-0.40%)、信创软件、消费电子等科技板块表现低迷,算力硬件产业链调整尤为显著,CPO、存储器方向领跌市场。全天板块轮动特征明显,早盘食品饮料、券商快速冲高,午后资金向化工、锂电等硬核赛道集中,海南自贸区、有机硅等题材股穿插活跃。
领涨板块驱动逻辑深度解析
能源金属:供需共振下的价格弹性释放
能源金属板块的强势表现源于新能源产业链的持续高景气。东吴证券研报显示,10月电池排产环比提升10%,储能需求超预期推动价格上涨1-3分/wh,预计11月排产将进一步小幅提升。价格端,六氟磷酸锂11月6日均价达11.85万元/吨,两日涨幅超过前两个月总和,截至7日价格已攀升至11.9万元/吨,较7月低点涨幅达141.38%,行业盈利空间快速修复。资金层面,北向资金与国内机构同步加仓,天华新能、融捷股份等标的获持续资金流入,板块呈现量价齐升态势。
化工产业链:政策与涨价双轮驱动
化学原料板块掀起涨停潮,磷化工、氟化工、有机硅细分领域表现突出,澄星股份、清水源实现2连板,东岳硅材20cm涨停,合盛硅业、江苏国泰等龙头同步封板。驱动逻辑呈现供需两端双向强化特征:需求端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增长,10月电池储能需求同比增速超30%,同时农业及新能源领域对磷矿石需求增速达25%以上;供给端受湿法磷酸装置减产、磷矿资源减少及安全检查趋严影响,行业有效产能收缩,黄磷指数近两周累计涨幅超7%,为相关企业提供业绩弹性。
政策层面,"十五五"规划明确5万亿地下管网投资,其中管材作为核心建材占总投资的30%-40%,对应1.5-2万亿元市场规模,直接拉动PVC、PE等化工材料需求,氯碱化工、伟星新材等标的因此受到资金重点关注。
资金轮动特征:当日市场呈现"防御→成长"的切换路径,早盘食品饮料、医药等防御板块拉升,午后资金转向新能源、化工等顺周期赛道。传统能源(石油化工)与新能源(锂电、光伏)形成"双轮驱动",前者受冬季供暖需求预期推动,后者则受益于行业景气度上行确认。
风险提示与后市关注方向
需警惕高位题材股的回调风险,AI芯片、人形机器人等前期热点板块出现资金获利了结迹象,板块内高位标的普遍调整69。后市可重点关注:1)新能源产业链排产数据,尤其是储能电池价格走势;2)化工品涨价持续性,重点跟踪黄磷、有机硅等产品库存变化;3)"十五五"地下管网建设相关政策落地进度,建材板块或存在结构性机会。
| 领涨板块 | 核心驱动因素 | 代表性标的 | 关键数据指标 |
|---|---|---|---|
| 能源金属 | 电池排产提升+储能需求超预期 | 天华新能 | 六氟磷酸锂价格11.9万元/吨,较7月涨141% |
| 化学原料 | 黄磷涨价+供给收缩 | 氯碱化工 | 黄磷指数两周累计涨7% |
| 有机硅 | 需求回暖+政策拉动 | 东岳硅材 | 20cm涨停,板块上涨76家 |
(注:数据来源为当日交易行情及东吴证券、生意社等机构公开信息)
资金流向
主力资金动向:化工板块成吸金主力
11月7日市场资金呈现结构性特征,主力资金显著聚焦于基础化工及能源金属等景气度回升板块。截至当日午盘,基础化工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230亿元,位居行业首位,其细分领域磷化工、氟化工及有机硅等均表现强势,与近期六氟磷酸锂等化工品价格上行形成联动效应1114。从个股层面看,天赐材料作为电池材料龙头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0.81亿元,多氟多、天际股份等氟化工标的亦分别录得7.24亿元、4.70亿元资金流入,印证板块内核心资产的配置价值。
资金轮动特征同步显现,互联网保险概念板块当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3.05亿元,东方财富、中国平安分别以27.17亿元、15.53亿元净流入居前,反映市场对低估值金融标的的短期关注切换。
| 股票简称 | 主力资金流量(万元) | 涨跌幅(%) | 换手率(%) |
|---|---|---|---|
| 东方财富 | 271733.78 | 13.46 | 16.01 |
| 中国平安 | 155318.28 | 5.83 | 1.73 |
| 新华保险 | 46967.08 | 10.01 | 2.96 |
北向资金与外资前瞻:MSCI调整引关注
北向资金当日具体金额未获取到,但需关注MSCI指数调整带来的潜在资金动向。本次调整于11月24日收盘后正式生效,A股新纳入17只股票,预计将带来超300亿元被动资金流入,相关标的或提前迎来配置窗口11。历史数据显示,11月5日北向资金成交2286.82亿元,占两市总成交额的12.21%,宁德时代等核心资产持续获北向资金净买入,显示外资对优质成长股的长期配置逻辑未变17。
市场流动性与杠杆资金
资金面呈现紧平衡态势,央行当日开展1417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,对冲3551亿元到期量后净回笼2134亿元8。杠杆资金方面,两市融资余额增加70.22亿元至24725.92亿元,显示场内做多情绪有所回暖8。
数据提示:北向资金当日具体流向数据缺失,建议后续关注交易所官方披露信息;主力资金板块轮动速度加快,需警惕短期获利回吐风险。
市场情绪与要闻
国内政策与宏观数据:新质生产力引领与资金面宽松共振
国内政策层面,十五五规划相关政策落地形成重要支撑,明确将“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”作为核心战略,其中地下管网建设改造超70万公里的规划将释放5万亿元新增投资需求,直接利好化工建材板块业绩预期13。国家能源局同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,强化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引领,与超长期特别国债中5000亿元定向支持储能、新能源汽车、高端装备等新制造业领域的资金形成政策合力1018。此外,11月10日起部分美国进口商品关税调整的预期,已引发市场对家电、机电等贸易受益板块的提前博弈111。
宏观数据呈现积极信号,中国10月末黄金储备连续第12个月增持至7409万盎司,彰显央行对人民币资产稳定性的信心3;前10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.6%,其中对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进出口占比达51.7%,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.2%,显示外贸结构持续优化10。资金面方面,央行11月以来已净投放超6000亿元创年内单月新高,尽管7日单日净回笼2134亿元,但银行间DR007利率稳定在1.768%,隔夜利率1.464%,市场流动性整体保持充裕1011。
国际动态:美股科技股重挫与地缘政策交织影响
国际市场波动对A股情绪形成显著扰动,11月6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,其中纳斯达克指数重挫1.90%,科技巨头英伟达、特斯拉、亚马逊分别下跌3.65%、3.50%、2.86%,叠加《大空头》原型Michael Burry披露做空英伟达等AI概念股的看跌期权持仓,直接压制A股科技板块风险偏好 。受此影响,7日东京股市半导体相关股票遭机构减持,日经225指数下跌1.19%,恒生科技指数同步重挫2.0%,快手、B站等权重股跌幅超4%,对A股科创50指数开盘形成传导压力521。
政策面呈现多空交织特征: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但12月降息分歧加大,鹰派信号压制全球风险偏好;美国更新关键矿产清单将铀、铜等纳入贸易限制调查,可能影响新能源产业链上游资源供给2223。不过欧股开盘多数上涨,法国CAC40、德国DAX指数分别上涨0.2%和0.24%,一定程度缓解外围市场恐慌情绪3。
资金动向与市场韧性:政策托底效应显现
尽管隔夜美股大跌导致A股开盘承压,但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持续落地推动市场低开高走展现韧性24。数据显示,北向资金已连续3个交易日净买入累计达126.3亿元,7日单日成交额2834.96亿元占沪深总成交额11.32%1825;融资资金单日净买入413.6亿元创近期新高,ETF被动资金净流入203.5亿元,“国家队”持仓ETF规模单季增加超2000亿元,多路资金形成合力18。
盘后“扩内需”增量工具传闻进一步提振地产链、汽车、家电板块情绪,叠加保险、社保等“聪明钱”加速进场预期,市场对政策组合拳的信心逐步修复924。值得注意的是,世界经济论坛警示的加密货币、人工智能、债务三大潜在泡沫风险,仍需警惕对高估值成长板块的阶段性压制20。
市场情绪关键变量:5万亿元管网投资的业绩拉动效应、美联储12月货币政策预期、北向资金流向与美股科技股波动的传导关系,将共同决定短期市场风险偏好走向。
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,对美元中间价报7.0836调升29个基点,为外资持续流入提供汇率基础。整体来看,国内政策托底与资金面宽松构成市场支撑,国际风险扰动更多体现在开盘阶段,A股独立行情特征逐步显现。
午盘收盘与当日收盘对比
2025年11月7日A股市场午盘至收盘阶段呈现窄幅波动特征,主要归因于缩量震荡格局与资金观望情绪的双重作用。从核心指数表现看,午盘时沪指收于4001.24点(下跌0.16%),当日收盘进一步回落至3997.56点(跌幅扩大至0.25%),午盘至收盘区间累计下跌3.68点,波动幅度仅0.09%。这一差异显著小于近期平均水平,反映市场在关键点位的博弈进入僵持阶段。
量能特征与资金行为
成交额数据显示,午盘半天成交1.27万亿元,而当日收盘总成交额仅8755亿元,表明午后市场未出现增量资金入场,反而呈现缩量态势。这种量能结构揭示两个核心问题:一是场外资金对当前估值水平持谨慎态度,未能形成有效承接;二是场内资金主要通过板块间轮动进行存量博弈,而非系统性调仓。东方财富网点评指出,此类缩量震荡格局本质上反映了投资者对后市的分歧,市场正等待政策面进一步明朗信号。
多空博弈焦点分析
4000点关口争夺构成当日午盘至收盘阶段的核心矛盾。午盘时沪指"险守4000点",但午后多次上攻均未能有效突破该整数关口,最终导致小幅回落。这一过程显示:
-
多方在4000点上方面临较强抛压,技术面阻力显著
-
空方并未主动发力,回调更多源于买盘不足而非系统性抛售
-
全市场超2800家下跌、涨跌停对比50:7的格局,印证市场情绪偏向谨慎!
综合来看,当日午盘至收盘的微小差异,本质是存量资金博弈下的均衡状态。在缺乏外部催化因素的背景下,市场短期或延续"缩量整固-等待突破"的运行节奏,4000点整数关口的得失将成为下一阶段情绪走向的关键参考指标。
后市展望
短期市场预计维持震荡上行格局,上证指数核心波动区间或在3950-4050点,4000点关口因历史套牢盘存在需震荡消化分歧,站稳4002点多空分水岭可激活观望资金入场,政策利好有望推动结构性行情向4100点发起突破 。板块轮动可能加速,金融科技主线或延续,但需警惕资金向低估值消费(食品饮料PE低于近五年均值15%)或周期股(化肥、能源金属)扩散。
三大关键观察指标
-
成交量有效性:需日均成交额维持2万亿元以上确认增量资金入场,当前半日成交万亿显示资金活动,但持续性待观察 ;
-
北向资金动向:关注MSCI调整生效前后外资流向,港股科技股大跌背景下对A股科技板块态度尤为关键;
-
化工品价格走势:六氟磷酸锂、磷矿石等价格能否持续上涨,支撑氟化工、磷化工等细分领域盈利回升逻辑。
机构观点显示,政策驱动下的结构性机会显著,建议关注化工板块(氟化工、锂电材料)、先进制造及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(AI、低空经济),同时低估值消费龙头与高股息资产(银行、能源)具备配置价值,操作上仓位控制在5-7成。中长期来看,政策支持的新质生产力与高股息资产仍将是主线方向。
公众号:忻玩忻乐又忻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