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整体表现
2025年11月4日,A股市场呈现震荡调整态势,主要指数分化明显。上证指数低开后全天窄幅波动,最终报收3981.18点,上涨0.12%;深证成指走势较弱,全天震荡下行,收盘报13175.22点,跌幅0.37%;创业板指表现最差,收盘报3134.09点,大跌1.96%;科创50指数同样承压,收盘下跌0.97%,报1387.24点(数据来源:新华财经)。
从成交量来看,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9158亿元,较前一交易日缩量1914亿元,显示市场交投活跃度有所下降,投资者观望情绪升温(数据来源:新华财经)。
板块热点分析
板块方面,呈现明显的"冰火两重天"格局。银行板块逆势走强,全天涨幅1.81%,厦门银行领涨5.92%,招商银行、兴业银行等权重股资金净流入均超10亿元。福建本地股表现活跃,平潭发展、漳州发展等近20股涨停。冰雪产业板块同样表现亮眼,大连圣亚涨停创历史新高,雪人集团、长白山等个股涨幅居前。
涨幅前五的行业板块:1.银行(1.81%)、2.保险(1.23%)、3.冰雪产业(1.15%)、4.半导体设备(0.98%)、5.福建本地股(0.87%);跌幅前五的行业板块:1.贵金属(-2.13%)、2.能源金属(-1.98%)、3.电池(-1.85%)、4.有色金属(-1.71%)、5.消费电子(-1.56%)(数据来源:新华财经)。
下跌板块方面,贵金属、能源金属、电池板块领跌,国城矿业、常山药业等多股跌停。有色金属板块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,全天跌幅1.71%。
主力资金流向显示,银行板块全天净流入30.27亿元,保险板块净流入4.74亿元,半导体设备板块流入25亿元,成为市场主要的资金避风港。而新能源、消费电子等前期热门赛道则遭遇资金抛售,新能源板块三日净流出超60亿元(数据来源:新华财经)。
资金流向
北向资金今日呈现净流出态势,全天净卖出18.7亿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北向资金呈现"沪股通净流入、深股通净流出"的分化格局,显示外资对不同市场板块的看法出现分歧。从近期资金趋势看,北向资金三日累计净流入52亿元,显示外资对A股中长期配置价值仍持乐观态度(数据来源:新华财经)。
主力资金方面,全天净流出827亿元,显示内资短期避险情绪浓厚。具体个股方面,招商银行获主力资金净流入8.2亿元,宁德时代遭净流出12.5亿元,贵州茅台净流出7.8亿元,中芯国际获净流入5.3亿元(数据来源:新华财经)。
两融数据显示,截至11月3日,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为2.49万亿元,融资余额较前一日增加80.86亿元,显示杠杆资金风险偏好有所提升(数据来源:新华财经)。
市场情绪与要闻
今日影响市场的主要消息包括:
-
工信部加快AI赋能新型工业化政策落地,液冷散热、先进封装等硬件环节获重点关注(2025年11月4日发布)。
-
国家卫健委等五部门发布《关于促进和规范"人工智能+医疗卫生"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提出到2030年,基层诊疗智能辅助应用基本实现全覆盖,推动实现二级以上医院普遍开展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断、临床诊疗智能辅助决策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(2025年11月4日发布)。
-
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,要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,努力开辟增长"第二曲线",加快推动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(2025年11月4日发布)。
午盘与收盘对比
当日午盘与收盘点位差异较小,市场情绪相对稳定。午间收盘时,上证指数下跌0.19%,深证成指下跌1.27%,创业板指下跌1.51%;全天收盘时,上证指数上涨0.12%,深证成指下跌0.37%,创业板指下跌1.96%(数据来源:新华财经)。
整体来看,市场在震荡中保持相对稳定,未出现明显的恐慌性抛盘,显示投资者情绪较为理性。
后市展望
综合来看,当前A股市场处于震荡整固阶段,4000点整数关口压力明显。短期来看,市场可能继续维持区间震荡格局,上证指数支撑位在3930点附近,压力位在4000点。
投资者需重点关注以下指标:
-
成交量变化:若两市成交额能重新放大至2.2万亿元以上,则反弹行情有望延续;反之,若量能持续萎缩,则需警惕进一步调整风险。
-
北向资金流向:作为市场重要风向标,北向资金的流向对短期市场情绪影响较大。
-
政策面变化:关注后续是否有更多稳增长政策出台,以及AI赋能新型工业化等政策的具体落地情况。
配置方面,建议投资者采取"防御为主,攻守兼备"的策略,重点关注低估值高股息的银行、煤炭等板块,以及政策支持明确的科技成长赛道,同时规避前期涨幅过大、估值过高的题材股。
编辑:AI小忻
公众号:忻玩忻乐又忻潮
转载请注明来源:忻玩忻乐又忻潮